2011-08-19

練功與放鬆-入學弟子 王玉昇

練功與放鬆 

文/入門弟子 王玉昇
2006.10.18

 在這忙碌高壓力環境中,忙與盲之間,你的身體還能負荷多久?我們是否需要一種全新的身心靈教育環境,來培養一顆寧靜的心?學習放鬆自己的身體。師父常說身體就是一個醫療機構,可以聰明的自動運化,只要你學會放鬆,就能消除長期緊繃所造成的痠痛,進而幫助你療癒自己,也就是說身體就是一個道體,陰陽得一,自然無為,週行不殆,是可以幫你自動修復。

 人自受孕,在母親胎中就開始自動運作直到死亡,每天身體不斷的在為你服務,白天上班、走路、吃、喝,還要承受所有的壓力,夜深了,在美好的夢中,身體依然還在為你工作,消化所吃下的食物,轉化成血液,將新鮮的氧氣帶進身體,還要再幫你趕走死亡的細胞,身體二十四小時不斷在為你的生命、事業日夜不停付出 ,而你愛它嗎?感激它嗎?愛身體的第一步不是去大吃大喝一頓。你是否會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一兩個小時放鬆自己,讓身體呈休息狀態。不妨練練功,練功就是休息,就是放鬆。

 在平日練功中,師父常要求要練功要達到的九個境界就是「鬆、沉、定、忍、容、柔、靜、易、虛」,「鬆」是第一個字,也是最難,練功時師父常唸著「放鬆」這個字,尤其自己是現場教練,更要好好去參這個「鬆」字 記得剛練功時都會急著想把動作做完,也不懂身體要放鬆,更不懂得身體和呼吸之間的連結,只急著我要和師父做得一樣標準、一樣的完整,可能是害怕做得不標準而被其他學員笑,練功時一定睜開大眼,努力的看,看師父怎麼做。所以早期的練功是不懂學習承受挫折及酸痛,都是在緊張及挫折中完成,回想起來當時我只是在完成、想達到師父那種境界,而不是去實踐練功的本質,是修練身內之物。

 在參悟「鬆」這個字的過程中,透過師父所教的心訣,慢慢的題體會,調息是練功中最重要的媒介,息這個字是由「自」和「心」所組成,自己的心是謂本心,息沒調好,身就無法呼應,一呼一吸就是調息,調息就是調身,調身就是調心。「身、心、息」之間的相輔相依存,才會產生一種無形的能量,是延展生命的原動力,這無形的能量就叫真氣,沒想到吧!在道家的思維中這是放鬆最重要的價值。

 中國人是最聰明的民族,還沒發明桌椅以前,就發明跪坐,坐就是跪,最莊重的坐姿就是雙膝著地,臀部靠在雙膝後跟上,坐姿就是跪姿,我自小居住在日式的房屋,加上家母是受日本教育,從小就養成跪坐的習慣,平日難得坐上沙發,連吃飯都是跪著吃飯,不知是否如此,我的身形一直保持挺直,或許這也是我修道的啟蒙契機,平日練習跪坐功法也是我的功課。

 道家無極內功的靜功中,跪坐是最重要的靜功基礎,也是放鬆自己及調心的功法,在玉清道場,海洋親親道場由於都是女生及場地的關係,上課前跪坐是必帶的功法,腰臀坐在後跟上,眼睛微閉,雙手抱太極, 姆指相接,脊椎拉正 頭往上頂,下巴微微內縮,全身放鬆, 從頭到腳一層層把所有重量往下沉,看似簡單的動作,沒練過的人 不到三分鐘,只有一個痛字形容,跪坐時腰要放鬆 鬆腰是為了活胯,腰胯靈活,身形才能輕盈敏捷,脊椎拉正,五臟六腑歸位就能正常運作,虛頂升身,氣自然往上昇,舌頂上顎,頂住天池穴,攪動口水入丹田,口水在練功時是有牽引及定的作用,而吞津能降火氣,讓心安靜下來,眼睛微閉垂簾內視,關閉肉眼,用心眼觀,迎香含笑,呼吸自然,雖然動作簡單,但是需要時間慢慢練習。
初期學跪坐,一般人大都放在頭腦的淺意識之中,很難全神專注,心也無法平靜下來 加上全身的麻痛,更無法放鬆僵硬的身體,一個單純的空間、簡單的跪姿,卻是你每天重新自我面對及檢視內在狀態的心靈時刻。在腰臀下沉的同時,你的心也一併放下,所有含正面及負面的情蓄,藉由鬆身進而靜心,放下所有的不安 保持清靜的心,毫無恐懼放開一切,以較無意識的方式呼吸,此刻你只是在身體的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之間,安靜的吸進代表生命和精神的氣體,讓氣供養你的生命。藉著玩味酸痛,放鬆心情,不論你是修身還是練功,絕對沒有任何捷徑及神秘力量可尋,所有的進步都是循序漸進,透過自由,自在,自化,向內省視來養形,往內小而無內,往外大而無外,將身體的空間不斷的延伸,鬆柔漸行,你的心已不在肢體上的痛,你的身已啟動觸悟延展氣數之根。

覺路-入學弟子 王瑞明

覺路
 
文/入學弟子 王瑞明
2006.07.20

【字典字義】
覺: 覺悟,由迷途或過失中醒悟過來,心中所想或指對事物的辨別。
覺悟,明瞭事理;發現;發覺;啟發;啟導。
覺劍,比喻醒悟的力量。
路: 道途;理;路徑;作事的方法。

【覺之體】
覺字上面的符號,代表累積知識獲得智識。
覺是體察,身去體,心去察。
路是坦道,舒坦自我之道。

覺,是在不穩定,不確定之下,即迷的情境下,以真精、正氣、元神求覺。
以通澈乾淨之心眼來見,見其無形無物之處, 既是重要之關聯、關結所在。
悟其即圓,以圓察知,自然能有所覺。
形是體,相是執心。
從有形有相,察至無形無相,至無無形,亦無無相。
從不知不覺,而有知有覺,至無其知無其覺,亦無無其知無無其覺。
不斷感受,醒悟,明白與比較出境界上的差異之過程。

對人生與大道的新覺,即從直線的力氣,轉為圓的力量。
直線是自然的方式沒錯,但卻又具消耗的性質。
而圓更是自然的方式,但卻有最省力,最不消耗的本質。
小如原子中電子的繞行,大如星球的運行,均是圓的形狀,也是走圓的軌道。
人趨吉避凶謀福遠禍的本能,即應運用最省力,最不消耗的方式, 也就是圓的方式。 易言之,即是把道途、條理、路徑、作事的方法,從圓的觀點來看。
推而及之,練功練氣也要能實踐圓的道理。

覺其線是一自然,
覺其圓是一自然;
覺其有其之自然,
自然道體體自然。

【覺之因】
感覺: 外來,由肉心肉體所覺。 人事時地物是主因。
知覺: 內起,由妄心所覺。 所學與所識是成因。
直覺: 因果,因眾多因緣際會所累積成覺。 無名成因,倒果為因。
超覺: 元神,覺其所覺。 無果無因。

無感遣慾澄心,
去知捨識棄智;
轉直成圓斷因,
超時越空無極。

【訣之覺】
覺字訣之過程。
見其字訣 : 肉眼見字。
識之字訣 : 從習知記憶中得其所意。
解得字訣 : 由當下情境中,以心解得與其關聯之意義。
明白字訣 : 從而明白,知該如何而行,如何而改,如何而變。
用行字訣 : 以實踐的方式,察所識之得,使更明白所得之意。
修煉字訣 : 以修煉的心,不斷反省檢視所用所明所解所見。
原本字訣 : 以清淨心眼觀其所本,知其所源。
返原字訣 : 再一次的週行返回,由初所見的境界。
融合字訣 : 行之日久,自然融合於訣中。

字訣之覺: 點之路,重點單悟。
      如鬆,應不單只是執於肌肉不用力,而是身七層要鬆透,身心息返無極才是鬆。
詞訣之覺: 線之路,相對意悟。
      如陰陽,應不單想只是單陰單陽之意,而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甚而陰陽合一。動靜順逆等亦如此之理。句訣之覺: 面之路,性
      命體悟。
      如大中至正,應不單只是身形,而是整個元神道心與法身均應做到。

全訣之覺: 圓之路,覺悟,無極之體。
讓元神自然的去與道心的原素結合。元神具有自行打造與結合道心的能力。重點在需不斷給予訣的素材。由訣與訣之間的串連與交互比較作用中,悟得心法。由所有的訣,架構出之虛無圓即成道心,連結於全身處處既成法身。自然會發覺,字訣有如磚瓦鋼筋水泥等的各種建築素材。心法有如設計圖。 依循設計圖而造,既能架構出令人不可思議的建築。心訣可傳,即磚瓦鋼筋水泥可給。心法難得,運用磚瓦鋼筋去符合當下的需求,這種順其一切自然設計的法難以言傳。只能由不斷的,對基本元素與從對自然大道的一切中,用道心揣摩與性體力行之下去悟得,即從天地君親師互動中而得。此即習其心訣,得其心法。 自然能展現出面對萬事萬物超凡的一面。

覺路亦訣路,
訣法之覺路;
能得悟訣路,
人即無絕路。

【覺之煉】
求道煉運,迷的是大功告成,覺的是運而不窮。
餐飲煉化,迷的是美味巧食,覺的是行化如常。
會議煉易,迷的是成規守矩,覺的是生易奇勁。
按摩煉勁,迷的是力壓強按,覺的是內勁圓深。
對下煉妙,迷的是恩威並用,覺的是圓妙如神。
廠商煉融,迷的是所用其極,覺的是裡應外合。
處世煉天,迷的是一廂情願,覺的是天道曰圓。
親情煉心,迷的是情愛難捨,覺的是心無其心。
辦公煉虛,迷的是各司其職,覺的是清虛無界。
煉功煉無,迷的是有招有式,覺的是無始無終。
文章煉感,迷的是追文求字,覺的是靜篤自感。
讀經煉通,迷的是心想意考,覺的是虛極圓通。
交通煉寂,迷的是費時耗力,覺的是空寂如知。
心法煉覺,迷的是百般追尋,覺的是圓悟得覺。
眼界煉空,迷的是無形幻影,覺的是一無所著。
養生煉攝,迷的是大還金丹,覺的是無量磁攝。
異地煉機,迷的是時空不定,覺的是不時不空。
超世煉觀,迷的是俗世常規,覺的是靈覺內現。
處己煉照,迷的是心猿意馬,覺的是圓明常照。
待物煉常,迷的是變化無常,覺的是常應常靜。
為人煉真,迷的是華服皮囊,覺得是真如性體。
元神煉清,迷的是識神驚擾,覺得是元神常清。
道心煉靜,迷的是慾神牽引,覺的是道心常靜。
酒後煉藏,迷的是精氣俱疲,覺的是無極藏精。

時時能修,
處處可煉;
事事圓覺,
條條歸路!

結語。 覺路~ 現在是圓的嗎?

道本無言 無言以對-入學弟子 王玉昇

道本無言 無言以對

文/入學弟子 王玉昇
2006.01.20

 當師父發下題目請所有學員寫下學習心得時,我常對著:「道本無言,無言以對。」這八字發呆,像是對著一個圓一般,無從得知從何下筆。思慮許久,決定自「緣起」談起吧。

 兩年前到友人家聚會離開時,友人先生手上拿一本《太上老君清淨經》,並且告訴我,他個人覺得這本經典不錯,特別贈與我,也同時說了一句「無代誌念一念」。而在先前,我從未接觸這本經典,之後,我養成只要搭捷運,或則有其他多餘等候的時間,便會拿起皮包中這部經典閱讀或朗誦。一段時間後,似乎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感覺在心中有一股莫明力量在引領著我,思索著,這部經典不再是乾枯的文字,而似乎有一份不明確的(某種東西)在干擾自認為早已為平靜的心。尤其在打坐的時候,或在較安靜的空間,沉思著經典中的第一句:「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常問自己,何謂「道」?同時,也正因為在心中產生許多疑問,時常期盼著能有一本好書,或一位上師來教導我何謂「道」的真義。或許是念印了,求現了,上天賜給我ㄧ個與師父相識的因緣,也就此開啟了我對「道」的學習。

 當初的我,現在想起來總是會臉紅,當時老是帶著一份挑戰的心情向師父提出一些現在看起來是很白痴的問題,而師父總是很有耐心、不疾不徐的用心回答我所有問題。初期的練功,只是簡單的幾個還談不上是招式的動作,我每天晚上十點會在自家陽台上,就定位練習,初步練習我倒不在乎招式是否標準,經由簡單的動作及調整呼吸並與自己的能量連結,我稱那ㄧ小時為【自我的靜心時間】。

 八個月之後,有機會到中正紀念堂上課,同門的師兄姊總會幫我調整不是很標準的招式。但心中還是不自覺的產生許多疑問,究竟為什麼要練功?也質疑起練習的過程是否是依著一股傻勁傻傻的練便會有所改變。但後來上了一些口訣與心訣的課,在練習的招式時才會真正了解,及慢慢進入鬆沉定忍柔靜易虛的九個境界,練功時已有感受到更好的能量,獲得了前所未料的成長。

 回想一年下來,初期的我,有一股力量我為「它」獻上自己,沒事一定會換上寬鬆的衣服,讓自己安靜下來,好好與身體的每一個分子深層的連結。並開時讀老子讀本,那更是一種高度的瘋狂境界,我像是穿越時空似的愛上老子,沒事定是抱著讀本不放,有空不管在哪裡一定會練功。在台北打拚已有十五年,過去忙與盲的混亂日子裡,很少有這樣精緻而優雅的身心靈內在饗宴,像是一種如沐春風的感受,也可以說是古人那種清風明月的單純清淨。而在學習的過程中,身形也同時慢慢改變,使得好久不見的老友都說:玉昇怎麼越來越年輕,笑笑的我總是玩笑的說:「箇中奧妙過於深切,無言以對」。

 是真的無言以對嗎?這篇文章既然是學習分享,那就來談談和以往有何不同吧!在台北生存的十五年裡我每天緊抓著忙碌不放,一大推的計畫案,執行案、及所有的人、事、物、家人絕對是完全的操控。好像是經由那樣混亂的方式和緊張的日子,才能証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存在的。結果呢!那樣的方式我的事業並不如意,和家人女兒的關係更是不敢回想,是媽媽想離家出走。但是,當我願意把生命放在這條開悟的【道】上時,真知之火已在慢慢燃燒我一場糊塗的生命。我以全然臣服的心,接受 師父的引領,我放棄頭腦,放棄計畫,放棄評判,我只是安靜的,不斷的,勇敢去穿越自我的內心深處,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著,沒有戒律,沒有法則,沒有地圖,勇敢的走自己的路。慢慢的,生命開時轉變,我的工作因一場莫名的誤會而結束一段痛苦的代理。我換一個比原來輕鬆而且更得心應手的工作,所有的上下游廠商及客戶,一切因緣都來的非長奇妙而且不花力氣,女兒也變的乖巧,她更有明確的目標去發展我根本不必擔心。

 雖然我用了這麼多的文字,對【道】我還是無法說的清楚,講的明白,我只能透過【我的存在】及【改變】來與大家分享。誠如 師父辦公室所寫的那副字【萬般的誰是誰非,終難逃脫了因果的循環,千載的你情我願仍要禁得起時空的考驗,無因無果,不時不空,幾於【道】。

 分享完該是感謝的時候,心中蘊有我這一路上的成長,有太多太多謝意盡在不言中。最後藉此文中一角以一篇【獻給開燈的人】向易勁門吳仲立 師父及同門師姊們致謝,你們是我生命中為我開燈的人,因為有你們讓我的生命能夠勇敢去穿越,得到更優質的自我。
               
獻給開燈的人
 靜思中,回想這些日子,像是穿越時空的遇見你們,在無形中接了一道持悲的光,啟動了我,体驗生命、因為有你們、我聽見花的笑聲,看見雲在跳舞,更聽見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最真最美的聲音。





以無解身,得心以無-入學弟子 許勝輝

以無解身,得心以無

文/入學弟子 許勝輝
2006.01.13

 練功修行之人,要練的就是身,修的就是心,以道家來看,身指的就是命,心指的就是性,修練身心,性命雙修,為的就是要得一、合一,即是合於道。常清靜經說:『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得一、合道,其實就是無得、合虛。因為合於虛,已不分內外;無分內外,便無分別;無分別,便無所謂得與不得。所以合於虛,便無所得。

 一般人在學習任何事物時,總會在心中設定一個目標,希望能達到什麼樣的層次,但練功與一般的學習不太一樣,心中越是執著、越是設定目標,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心已經設限了,因此體悟也會受限。其實只要心能夠以很清、很靜的狀態去練功,不須刻意、執著的要有什麼特殊反應,自然而然便會有所體會,而這種體會往往是瞬間心中一震,此時無言以對,會心一笑而已。就是因為沒有用刻意的心去做不刻意的事,也就是用無心去做無意之事,所以得到的是無。

 練功是無時無刻,無時間與空間限制,無所謂因果關係的,並不是種瓜得瓜、重豆得豆的關係。而是你以無為、無所求的心去耕耘一塊田,卻不期望要得瓜得豆,而是讓它自然的形成。不管是瓜是豆都好,因為都是你自己每次去實踐而得的。每個人的生長背景、肢體、學習環境都不一樣,因此體悟也會不同,練功者接受師父的指導後自然而然會以自己當時能夠理解的方式去解讀、揣摩,常練習之後進而慢慢累積自己的體會,如果用身去體驗、體察,用心去領會,時間久,自然會有所體悟,如此才能有一點點的心得。有付出才有所得,這是天地萬物之間的共同法則。

 練功要以最無情的態度去檢驗自己在練功時的狀態,心情、心思、心緒、心境是否都處於很平靜、很清澈的狀態下?每次都以這種態度來練功,讓功來練你,慢慢的才會有一點點的心得,而這一切都是要靠自己不斷的去實踐。一切都是時間的累積。

練功如日月運勢周行不殆自然順應無間 -入學弟子 李後彰

練功如日月運勢周行不殆自然順應無間  

文/入學弟子 李後彰
2006.01.24

 古人說:「人之生死,只在一呼一吸之間」。仔細想一想,我們呼的氣,吸的也是氣!這一呼一吸之間,不就是與「氣」打交道嗎?所以古人發明了養生術,讓每個人用心去跟「氣」打交道,從練習呼吸的方法,逐漸鍛鍊到能夠身、心、靈合而為一。這些古人所說的養生術,也就是近代所稱的「氣功」。所以「氣功」是什麼?氣就是呼吸,功就是功法,凡是在氣上面下功夫的,就稱為「氣功」。

 練功就是練「氣功」,嚴謹說是「練息行功」。「息」者一呼一吸進出皆由本心之謂。呼吸靜緩勻綿細悠深長,簡單說呼吸之要在於深長細勻。呼吸不能一刻停止不管日夜陰晴圓缺,如日明運勢週行不殆。﹝獨立而不改,週行而不殆﹞老子「道德經 ,言簡意賅」闡述「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大自然依四時更迭、滋養萬物,天地運行,週行而不殆,萬物生生而不息。而易勁門的『自然之路』即是透過對大自然的觀察、瞭解、感受,進而明瞭宇宙之道,並遵循自然的法則,以此作為練功的要訣。

 練功的好處多多,不但能使身體充滿氣息,補充大量氧氣,還能提升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改善不良的體質。讓身體更健康,甚至氣質也會有所改變。人活著没有一分一秒離開呼吸,但很多人呼吸了一輩子,卻不得要領,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時才知道呼吸的可貴。練功就是幫助我們鍛鍊呼吸,重新養成腹式呼吸的習慣。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都是用肚子呼吸,這就是腹式呼吸,也是我們天生就會的本能,只是隨著年歲增長,逐漸遺忘了這項本能罷了。練功則可讓我們重新拾回這個本能,重新養成「息息自然」的習慣。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氣」的孕育之中,所有的人都活在「氣」裡面。我們能吃、能睡、能思考,這一切都是「氣」的力量。如何使生活無時無刻充滿生氣、充滿祥和之氣,而不是死氣沉沉,就必須學習在「氣」上面下功夫。譬如做事時,老一輩的人常說要「沉住氣」,這句話是非常有智慧的。從實際的生理上來探討,如果我們光靠肺來呼吸,則氣只在肺部胸腔之上流動,如何沉住氣呢?這時候,不管走路、說話、做事情都急急忙忙,碰到狀況也只能不斷加壓以對,這股壓力如果没有妥善處理,日子久了還是要出問題,破壞身心平衡,身體也將不斷出狀況。但是如果我們將氣導引至肺部胸腔以下,進入丹田,用小腹呼吸,氣自然就沉下去,我們的心自然就平靜了。這就是用「氣」來影響「心」的道理!

 心平,人就和和氣氣,做起事來如得「道」也就一切順利了。道-- 陰陽得一自然無為周行不殆是謂之道。老子說「周行而不殆」,天道永遠不會改變他自己,所以身為本門弟子當如日月運勢般,視練功為生活之一部分。天行健周圓不殆終而復始返本還原君子自強氣數不息,當能將易勁門長長遠遠永傳下來。

練功之路(四)練功元年讀後感言-入門弟子 柯芳賢

練功之路(四)練功元年讀後感言

文/入門弟子 柯芳賢
2010.10.25

 師父在日前應會計師季刊之邀約,完成了繼「練功之路(三)」後之「練功元年」乙文,拜讀之後發覺這不僅是一篇“武功秘笈”,也深覺字裡行間隱藏著“真機密意”,更是檢視自己練功狀態很精彩的一篇文章,因此提筆寫下數言以紓心中之快意。

練功狀態

 說它是一篇“武功秘笈”一點也不為過,文章一開始,就是一幕年輕男孩掛腿練功的場景,他的師父告訴他「筋是要鬆的,不是用拉的。」如今這句話已成為當年的男孩,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師父教導我們的一句話。男孩跟隨老者練功,但也純真地希望抓到矮牆上的金龜子,因此在掛腿的同時,眼神已被金龜子所牽引,這一幕似乎是在提醒我們練功時經常發生的情況:行為上在練功,然而注意力及神識仍受舊習所牽絆與影響著,不自主地隨著旁騖飛舞,無法專注。師父時常提醒我們練功者要學習讓自己隨時隨地保持「練功狀態」,而所謂的「練功狀態」或許就是這裡所隱含的意義:身體要鬆柔,心神要專注。

生命力的展現

 在一天傍晚,故事的主人翁-師父-帶著戰利品-彈珠與橡皮筋-歡喜地回家,這一幕場景讓我看到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勇敢向外探索,甚至征戰,並且贏得戰利品歸來,我認為這是一種傲人的生命力展現。身為人最難的可能是離開自己熟悉、可掌控、順暢的環境,離開母親的懷抱,原生家庭的溫暖,向外拓展,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而勇氣正是生命力的展現。自從練功以來,師父經常對我們耳提面命的就是「放棄我執」,我對「執」的體認其實就是自己熟悉、習慣、不自主的思考邏輯、模式與成見,身為練功者的我是否有勇氣去放棄那個熟悉而習慣且不自主即產生的「執」?是否能勇敢且不斷地超越自己,完全展現出自己生命的能量?如此才可能贏得戰利品,而這些戰利品對旁人可能微不足道,但對自己卻是堅若磐石的肯定。也因為有了對自己的肯定,我們便更有勇氣去面對一切的發生,如此的善性循環,讓我們的生命力源源不絕。自忖生命力的展現對練功者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們練功的目的是為了要實踐天地之道法,而實踐的能量來源正是我們的生命力。

 師父的大弟在四歲時即因日本腦炎過世,這似乎也讓我們看見天地之間萬象變化無常,生殺之事無分長幼親疏遠近,我等存乎天地之間,端賴一息,而支持這一息的原動力亦是生命力。每個人一出生即帶著天地間不同的訊息來到世上,自哇哇落地時即開始了生命力的考驗,生命力強者不斷超越自己,讓自己愈「戰」愈勇,生命力弱者,可能無法或不願甚至不敢迎「戰」,而讓天地得其殺機。

內功學習的起點

 我們所學的功法是「內功」,我對內功粗淺的體認是「內求的功法」,亦就是求身內之物的功法,既然是求身內之物,自然要由瞭解自己開始。小男孩被要求放下他的金龜子,乖乖地在紙上畫自己的身體直到畫好了才能再回去玩。從了解自己身體開始,似乎是我們學習內功功法最好的起點。小男孩一方面遵照指示描繪自己的身體,另一方面又急著要趕快畫好,好帶著金龜子出去玩,這一段似乎刻畫出我們一般人在受到要求時的真實反應:無法反抗的只好勉強接受,但心中掛念的卻是如何趕快逃脫,重獲自由。「與時空同步」,是師父在教導我們“氣數真訣”時告訴我們的一個觀念,身為練功者應與時空同步,與天地同在,亦即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活在當下」,而「與時空同步」的功夫簡而言之就是「耐煩」的功夫。修煉多年的練功者,如果無法「耐煩」就會很容易「破功」,功虧一簣,這是身為練功者的我們不得不謹慎的事情。

棒球事件的啟示

 由於打棒球乙事,四嬸婆家的阿祥被師父修理了一番,此事從某個角度而言,可能有些「黑道」作風,然而我卻覺得是「勇敢」的作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可見一些人「強硬派」加上「不甘示弱派」的作風,一般人的應對方式就如同故事中其他小朋友一樣“不玩了,回家”,而師父當時嚴逞阿祥的作為著實讓人稱快,因為在適當時機勇敢站出來仗義直言是大家都稱讚的事,但卻是大家都不敢去做的事。更經典的是事後師父尾隨阿祥回家,勇敢地向四嬸婆說明阿祥被修理的原因是不乖,而且他已經被修理過了,請四嬸婆不用再修理他了,這更是「有擔當」的作風。棒球事件似乎應證師父常告訴我們的一句話「以最真誠的心去做對的事情」,只要「師出有名」,該出手的時候還是要出手的。

赤子之心、領導者風範

 當讀到文章中師父帶領著一群堂弟們在大庭埕比賽誰撒尿的水漬最遠時,心中不免莞爾一笑。師父是位執業律師,他的時間總是被庭期所佔滿,但仍不忘經常利用練功之後的閒暇時間與師兄姊們話家常,說笑話。自練功以來,發現師父嚴謹的面孔之下包裹著一顆赤子之心,他的笑聲總是爽朗又清脆,說到好玩之處,有時候笑得比我們都開心。這顆純真的赤子之心原來在小時候是那麼的調皮搗蛋,而我們很難得的在歷經多年後的今日仍然能夠親身經歷;在這顆赤子之心之下更隱藏著師父帶領眾人的領導者風範:幽默風趣但又能激發被帶領者的生命力。

呼吸之要

 呼吸是我們煉養的三大標的之一,在練功的過程中,我每每發覺,只要把呼吸調穩、順暢,一切似乎就駕輕就熟。一呼一吸謂之息,這個過程最重要的關鍵正如師祖教導師父的「要鬆,要比鬆還要更鬆…」我們自出生便開始呼吸,至於鬆的境界,可能我得要再好好琢磨了…

真愛與真智慧

 雖然師父的母親因為棒球事件讓他罰跪一個晚上,但我相信她也察覺到師父異於一般孩童之處,在「土公仔」的推波助瀾之下,似乎覺得這個孩子可能需要用不一樣的方法來帶大,因此一大清早天未亮即起身,推著一部腳踏車,帶著重量比她還重的厚禮,步行數公里,引領著師父回去見師祖。一路上循循善導,告訴師父她“希望”(而不是命令)師父「好好讀書,且好好學功夫」,在這裡我看到一位母親對於一個不平凡的孩子愛,我想所謂的「真愛」應該是一種無私的付出,沒有控制,也無欲占為己有。師父的母親還以生活中最真實的事件來教導師父生活智慧,例如:木麻黃的功能,及牽牛的技巧等等,而這些智慧都是她親身體驗而來的結果,無法從任何書上取得,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何謂真正的智慧呢?那或許是生命中切實實踐後的心得,是最真實的經驗。

貢獻

 「好乖」是一隻兇猛的狗,但卻是一隻盡忠職守的狗,在他的主人眼中更是一隻護家有成,很有貢獻的狗。小乖的故事似乎告訴我們,天地間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其角色與份量,也有其應盡的貢獻,狗是如此,人又何嘗有異?我們的一生在不同的環境、團體與階段都有不同的角色扮演、份量及應有的貢獻,我們是否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否對所處的團體甚至家庭有所貢獻?如果沒有實質貢獻,是否有修煉好自己,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不妨害別人的貢獻?這真的是發人深省的問題。

珍惜所有

 師父捨不得他人生的第一個風箏,顧不得「內有惡犬」的危險,墊磚翻牆只為了搭救那紙「支架英挺」的風箏。整個事件讓我們看到師父自小即非常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從一開始想把好不容易贏來的戰利品-紙牌及橡皮圈-藏好,到現在為了搭救風箏,不惜一切代價,後雖仍遭惡犬毒口,但終究是讓自己珍惜的東西重回懷抱。“珍惜所有”往往是幸福感的開始,尤其是對於我們內功的練功者而言更是如此。我們煉養的是身內之物,因此對於身外之物,雖非棄之如敝屣,但也是「遠觀其物,物無其物」的雲淡風清。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言:「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祖所說的「儉」,我想在某些層面上的解釋或許就是「珍惜所有」。

氣數強者萬夫莫敵

 「好乖」曾經是一隻眾人聞之色變的小狗,在咬了師父之後的當晚便因不慎掉入廢井而受傷,從此完全變成另一條狗。姑且不論其中是否有不可知的蹊蹺,我總認為天地之間道行無所不在,每一個生命甚至是組織、機構等皆有其氣數,而每個存在皆有其意義,未修煉者便會隨著天地之生殺而存亡。俗語道「人身難得」,其要旨似乎在揭示人之所以難得是因為身為人才有修煉的機會,因為有機會修煉,氣數才有機會增強與延展。每個人的氣數因為出生條件、環境等等因素及修煉與否而有差異。當我們在面對每一個生命與存在時,我覺得似乎應該抱持著戒慎恐懼的態度,因為我們可能不知道這個生命或存在的氣數如何?氣數強者,萬夫莫能敵;氣數弱者,眾人莫能助。不論相遇的片刻是握手言歡或交鋒爭戰,皆應以氣數為考量之重點。

機會稍縱即逝

 師父的母親是唯一的么女,深受師祖疼愛,因此有機會進學堂讀書,但因不適應而作罷,從此失去了讀書的機會。我認為,其實生命就是一段機會與選擇所構成的歷史,從小開始便開始了選擇的練習,學習選擇喜歡吃的東西、穿的衣服、顏色、朋友、學校、工作、對象等等,綜觀一生,我們總是一直在面對機會與挑戰,也總得要做出一些選擇與決定,這其中無關好壞,只有適不適當的問題。而每一個選擇之後又會有衍生出的另一個機會與挑戰,如此遞延,我們似乎無止境的在做選擇與決定。大部分的機會與挑戰幾乎都是稍縱即逝,永不復返。我認為重點或許是要透析當下機會的本質,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初視師祖道手之美

 「老者雙眼垂簾,手腳則圓柔地不同變化…」這裡是我在本文中感受最深的一段文字,由於因緣不足,我們無法親視道祖本人,但每每讀到此處,我似乎可以看見一位束著白髮的老者,「時而靜緩,時而動疾」地打著道手。由於我們所學的是「無極」的功法,師父在教導我們道手時皆是基本功法,其他的就得靠我們自己體悟與運化,因此,每位師兄、姊所展現的道手都不相同,也沒有一個人能以文字或言語來完整說明何謂「道手」。這是我們第一次透過師父的眼睛看見師祖打道手的精彩模樣,原來我們的經典功法-道手-似拳非拳,似舞非舞,「倒像是秋風掃下的落葉在地面所自然形常的龍捲…」,這或許也是我們檢驗自己道手境界最直接的方式。

傳承

 曾師祖經過觀察後,提示師祖應學一技之長始有出息,師祖願意後才教授師祖第一階段的硬功夫,而經過試煉後才教授師祖本門目前所學的內功功法。我相信每一位師父在接受一位新弟子時都會問與曾師祖同樣的問題:「這會是我真正的徒弟嗎?」師父願意教,而我們要真的願意學才可能學到真功夫。在學習內功功法之前必須拋開過往的一切執著,我們是否真的拋開了?真正能夠傳承功法之人是通過試煉與考驗之人,我們是師父的「真弟子」嗎?我想這也許是我們已入門者必須自問的問題。

 我認為,在師徒之間,師父的任務是將正規功法傳授與徒弟,而徒弟的任務就是承繼師父所傳授的功法。在「傳」與「承」的過程中,相信師父無時無刻都在觀察徒弟,也最瞭解每一位徒弟的身息心狀態,適時的提醒與導正似乎是自曾師祖以降,到師祖,甚至到現在我們的師父一直在為我們這些徒弟們所做的一件事。師父者為師亦為父,師父循循善誘的「傳」授,我們是否真的能把心空出位置來有「承」接,這是我跟隨師父以來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

功法之定義

 何謂道家無極內功?對於我們所學的功法曾師祖以最簡單的文字告訴我們,那是一種「對應天、人、地的功夫」,是「一定要拜師」才能學得到的,功法所專注者是「呼吸以及筋骨氣血暨身體內勁的深層調煉,完全進入一個沒有固定招式,隨境而變的道化地步…」,曾師祖不僅一語道出我們所學功法之精髓,更提供我們在練功過程中,時時檢測自己的功法是否純正最簡單的方法。

積怨善了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生命的存在之外,尚有與別人的共業,有些人與我們的相處歡喜親悅,有些則嗔恨惡離。對於練功者而言,二者應該都是不受其影響的存在罷了。我認為練功者與凡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勇氣與生命力的實踐。練功者總是能夠勇敢地面對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一個事件,勇敢並適時地展現出自己的生命力。正如師祖自外地回到家鄉之後,仍然必須面對當年的宿敵,作一個了結。假若師祖當時沒有面對的勇氣,今日的易勁門可能就不存在了。

觀相與乾坤

 師父時常提醒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要實踐。既然學了就要想辦法把它用出來。在接下來的文字描述,真的比李小龍的電影還精采,更提供我們在實踐功法、上幾項可以練習的重點。

 師父透過師祖了結積怨的過程,在字裡行間明白地告訴我們本門功法在克敵致勝的實踐應用上最精髓的核心要訣-觀相。師祖由曾師祖處學到了如何觀測一個人的氣相,由氣相中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就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宿習慣性及修為程度」,因此由氣相中可以清楚看出一個人的弱點,這正是克敵制勝的關鍵。人體的「乾坤中線」貫串人身,是身體定位的軸心,也是氣行最重要的軌道,如同地球的軸心一般,乾坤中線歪斜亦或痿爛,此人即難有好的氣行,既然沒有好的氣行,也就不堪一擊了。人為氣類,我們練功者修煉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自己有好的氣相,透過修練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改變自己的「宿習慣性」、更要提升自己的「修為程度」,將自己的弱點減到最少,而這個過程就是實踐。

 前言道,我們的功法是「對應天、人、地的功法」,然而天何其大、人何其眾、地又何其廣,既是對應天人地,自然非單靠我輩微薄之力所能行之。我想「吸取迎收天地的自然真氣能量」可能是本門最高階的功法,由於自己目前修煉程度尚未及其萬分之ㄧ,故無法著墨,但師父已直接點明了這個功法需要「盡釋身體所有的孔竅」,「百會、會陰、勞宮、湧泉完全洞啟」。如果我們以身體為藍圖,把上述的幾個重要孔竅標示出來,便可以發現它所形成的是一個六和的「圓」,如同達文西依照維特魯威學說所繪的人體圖一般。在這個「圓」之內似乎有許多我所未解的部份,如同師父在虛圓妙訣中所提示我們的,真的值得我們一輩子去追求。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我們的功法中令我著迷的還有「勁」的部分,目前我們的習練多少已觸碰到養勁的部分。在文章中師祖以「空掌甩勁、腕勁以及腳趾勁」讓仇家的一群人在重要關節上受到重創,無法再戰。師父教導我們練鬆是為了將來養勁,惟有在放鬆的情況下,勁始能生;也教導我們人體的關節是可以攻擊人的致命武器,但也是會受到攻擊的致命要害。頸椎、肩臼、肘關、腕節、膝蓋,個個是重要的關節,亦是克敵的最佳要害。師祖能以「柔勁」去破除仇家身體上最堅硬的部分,這莫非就是道祖道德經中所言的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以「無有入無間」的道理。

歡化視機

 師祖精確地運用使勁的功法把仇家們擊敗之後,原本打算收手,但那個帶頭的不肯善罷干休,甚至試圖進行更兇狠的打鬥,未修練又無法觀勢的結果讓他遭受到更嚴重的損傷。這正是師父時常教導我們的,練功者要能夠觀化視機,更要懂得善用機勢,如果勢不在我方,即應視機保命,即便勢在我方,亦不可用盡。

虛頂與專氣

 「頭要虛頂」是師父在帶領我們功法時每次必定提醒的口訣,可見它是多麼的重要。「呼吸不要有聲音,專心去聽自己的呼吸直到聽不到為止,」更可能是師父提醒我們「專氣至柔」最白話的說法。

蓄髮蓄鬍的意義

 當師祖初教師父之時,他並未蓄髮蓄鬍,我認為是因為他尚未確定師父是否為其傳人,而沒有為師的準備,但在不知不覺之中,師祖開始不一樣了,亦即開始蓄髮蓄鬍了,此時師祖應已認定師父為其傳人,而他老人家也開始以師父的方式教授師父功法。記得師父曾說頭髮是我們與天溝通的天線,當師父開始蓄髮之時,即開啟了與天接通的管道,師父已經開始在行天之道,傳道之法,而我們身為弟子者是否已經意識到師父肩上擔子的重要性?是否已經放棄我執,持常修鍊,可以傳承師父的功法了呢?

結論與感言

由於「機勢會交」,我們在不同時間接觸到師父及易勁門,也由於「因緣具足」我與諸位師兄、姊們踏上了練功之路,以上是「天」與「地」給我們的機會與選擇,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與故事,這是個不一樣的人生起點。

 師父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每每聽到這句話時,我們總會肅然起敬,因為我覺得惟有生命的勇者才有可能說出這麼著實讓人敬畏的話語。我認為身而為「人」的我們俯仰於此「天時」與「地利」和合之時,或許更有機會讓自己的生命完成天、人、地三合一的任務,其關鍵即在於「勇氣」。有勇氣放掉自己以為的好與價值;有勇氣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與醜態;有勇氣去承接天、地所給的考驗;更要有勇氣去改變,而這或許就是練功者生命的意義。

 記得師父曾在心法課中問過我們「最不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當時我的回答是「最不希望成為一個不懂天、人、地的人」。在天、地的作用之下,我已經開啟了自己的「練功元年」,我期許自己也能夠做一個生命真正的勇者,一個懂得天、人、地的「真人」。

練功之路(四)練功元年讀後感言-入門弟子 王瑞明

練功之路(四)練功元年讀後感言

文/入門弟子 王瑞明
2010.10.25

 金龜子在雲林鄉下那種時空移動非常緩慢的樸實地方,算得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這種具有不用灌軟體,組硬體,免充電,無污染,高度續航力且完全不需花半毛錢的原型娛樂飛行器, 讓人永遠對它有一種說不清的想像情懷與兒時回憶。

 有關於劈開一字馬的種種困難傳說,也不知聽說了多少回。沒想到開場就這麼辛苦,唉…以後要去哪裡找可以做這種動作的小孩來演,看來只好找蘋果Steve Jobs借他的Pixar公司設備搞電腦動畫特效解決了。

 據當事人阿祥稱,那天他到作案現場時心理狀況是很鬱悶的。因為他發現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其他小朋友可以取得彈珠與橡皮筋等違規管制物品,連金龜子這種重要戰略物資都在減少中,所以才會把悶氣發在幾堆小石子上。當然到目前為止,雖然經過了長期專業心理治療與畫符收驚,尚無法完全解除他對小石子的莫名恐懼。

 “好乖”的命運到底是不是必然,也許會是永遠的歷史公案。或許李昌鈺博士也不禁會問,那井口有多高?這隻[短腿狗]的彈性有多好?它有受過劈腿一字馬的訓練嗎?是什麼樣的動機讓它勇敢的往井口走去?金龜子嗎?外人也不禁為它在不景氣的時代,努力捍衛自己的一口飯碗,卻因公嚴重受傷而感到唏噓。然而雖然它擁有令人稱羨的“好名”,卻終究改變不了他是“狗命”的無情現實。

 武俠小說的世界裡,會成為功夫高手的序幕,主角總是被很多惡霸欺負的很淒慘。個性善良耿直的主角,會跌落山谷或掉入水流強勁的溪河中,然後大難不死巧遇高人。從而拜師認真學藝,經過幾幕的春來秋去之後,冬離夏至,大功告成,別師返家,冷風蕭瑟中狹路相逢再遇惡霸,逼不得已大戰一場,分筋挫骨聲後,伴隨著陣陣呻吟與哀嚎聲落幕,只見主角一派輕鬆從容的與7-11,全家或萊爾富簽下開連鎖店約,從此隱姓埋名的度過下半生。這故事告訴了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下次去便利商店罩子要放亮一點,搞不好就是葉問在跟你說歡迎光臨。

 吸引有潛力年輕人拜師學藝的關鍵,就是這句話[年輕人,不學一技之長,將來是會沒有出息的]。如果說為了生活的需要,一定非得達到收徒的目的,那麼這句話也可以拿來加強效果使用[小弟看你的骨格精奇,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維護世界和平就靠你了]。

 要能得要高人的賞識,願意傳授功夫的關鍵,就是這句話[我聽帶頭的說你做起是來幹勁十足又仔細踏實,不會像其他人總是馬馬虎虎或藉機偷懶]。如果說有個師父是這樣講的[不用那麼麻煩,交學費先~交學費…]那也不可小看,但要確定你是李小龍的資質為上。

 [這會是我真正的徒弟嗎?] 世界上每位師父內心深處的心事。[這會是我真正的師父嗎?] 也是世界上每位練功愛好者內心深處的疑問。也許算命"紅頭師公"的呈堂證供,會是消弭彼此猜惑的一種有力方法。然而同時消弭他人妒意方面,似乎也是難免俗的玄機妙法…至於經過[相當快速的掐指精密計算]後,依專業原則所講出的[保留意見],也是別人無可奈何被影響一生的一切。

 跟自己師父對打的秘訣就是,要記得忘掉所學過的一切,因為師父一定說過這句話[執著是沒有用的~]意思就是,你執著在用我教你的功夫來對付我是沒有用的。這時候你只能與道境合真,進入天人地合一的[無極]狀態,讓全身的氣息自由奔馳對應,把整個過程當作是吃麥當勞跟上KTV一樣。如此或許有機會力求不敗,因為根據有效證據顯示,絕大部分的師父都是不上麥當勞跟上KTV的。他們應該對於這種陌生的氣息會產生一時的困惑與難以下手。

 老子的道德經與清靜經,一直以來都是離別相贈的好物品,因為短短五千字道德小冊與三百多字清靜短篇,既不會造成攜帶者重量的困擾,也不會因過度貴重讓受贈者擔心被偷被搶,短短兩經的內容足以讓受贈者潛心研究一生,已無其他精力步入黑道歧途。這種不是在一般路口雜貨店可買到的便宜又高貴的禮品,自古以來已經不知發生多少次的贈與受贈的故事了。這本在西方世界發行量第一的書,百經之首的地位,看來還是會不斷的延續下去。

 [我要打十個!] 這句話原來在現實的生活中,已經被實踐過了。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真實場景,所需要的觸發元素有,一個不知道自己已經變得很厲害的功夫高手,及一群十幾個自以為很能打的血氣方剛肉腳,還有一個電話,手機不流行,允許[私鬥]的年代兩者在彼此徹底重新了解後,所造成的後果,注定了這高手的外孫將來一定要當[律師]的命運…至於時空輾轉三十年後,這外孫徒弟因為一個[打區區四個]後,進了警察局。還因警察文筆速度比不上律師的專業訓練,而自己寫筆錄蓋手印等。這一事件,應該不是這外祖父師父當初所能設想的了…
根據可靠的研究資料[練功之路-4]顯示,會走上“練功”這條不歸路的人,跟從小對金龜子感興趣,會動手打人,因為撿風箏被“好乖”的狗咬過,有個會煮豬腳麵線與花生的父母等有相當強烈的關聯性。至於算八字先生的評語,也許是最後的那一根稻草…而親人的不幸過世,應該算的上是一種永遠對生命力深層思悟之安排。